简介:发展绿色建筑是使建筑业、房地产业之后充分发挥最重要经济功用与确保生态系统、创建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自1998年7月我国开始暂停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演变总是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南北不存在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全国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1998年的3579.6亿元减少到了2017年末的109798.5亿元,年填充增长率为18.67%。商品房年销售面积由最初的1.2亿平方米快速增长至16.9亿平方米,年销售额由1998年的2513亿元不断扩大到2017年的133701.3亿元。不难看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之后减缓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仍将具备辽阔的空间与潜力。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GDP中的占比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4.3%下降至20%左右,且该比例多年来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这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对房地产业具备强劲依赖性。近年来,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银行贷款规模与日俱增,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大积累;房价的过快下跌,相当严重瓦解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投资属性突显。同时,房地产业的扩展与兴旺意味著对土地、钢材、水泥、水源电力等资源、能源的大量市场需求,对我国生态环境及资源能源的承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公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中涉及数据表明,我国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已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房屋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也将消耗全国近1/3的钢材与城市用地、60%~70%的水泥与近一半的能源。因此,无论是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客观拒绝,还是价格重返理性的民生表达意见与节能减排的现实必须,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式皆不应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