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人员用于受体融合分析技术采样展开毒素分析。(图/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过去十年中,危害藻华的地理范围和强度仍然在减少,这种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更加多的国家正在改向利用核科学辨别和测量这些藻华及其产生的生物毒素,然后根据数据制订必要的政策和对策,以更加有效地掌控其影响。每年,危害藻华都导致全球数千人因食用不受污染的海产品和排出毒素而中毒。设于摩纳哥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环境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Marie-Yasmine Dechraoui Bottein说道:“面临这种藻华的频度、地理分布和强度的明显增加,在全球范围内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海洋食物链底部的微观藻类为海洋生物获取养分,并负责管理产生多达一半的地球氧气供应。然而,诸如地表水温度、风和水的循环、富营养水向地表的大自然运动或农业径流积存到海洋中等因素有可能引起藻华,其中有时有可能包括剧毒物种。尽管掌控飘浮在水中的浮游剧毒危害藻华的影响的策略早已具体制订,但是对海底上被称作底浅海物种的科学认识依然不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