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年蓝天保卫战的首战之年,2018年的这场蓝天保卫战打得可爱。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道,不仅京津冀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值浓度在上升,而且从“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已完成情况来看,皆超额完成时序工程进度和年度目标拒绝。2019年是输掉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军中无戏言,完了不成大气污染管理任务终将被问责。”刘炳江在近日生态环境部开会的例会发布会上说道,今年将的组织积极开展《输掉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评估,敦促各地实施重点任务,对空气质量好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实施的地区及责任人将展开问责。重点区域增强监管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公布《输掉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全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经过3年希望,大幅度增加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增加温室气体废气,更进一步明显降低粗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增加轻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其中,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气总量分别比2015年上升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上升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25%以上。对照《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的拒绝,刘炳江说道,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值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9.3%。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平均值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1.8%、10.2%、10.8%;北京市PM2.5平均值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1%;浙江省PM2.5总体浓度早已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