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和环保督查压力下,各地竞相投放巨资管理河流白粪水体,获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城市违反生态文明理念,盲目硬化河岸、过度执着人工景观,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加快衰落,于是以引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对话嘉宾 吴 暗(主持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李建华(同济大学教授)李 舒(同济大学教授)城市水体质量必要关系群众的生命身体健康。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和环保督查压力下,各地竞相投放巨资管理河流白粪水体,获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城市违反生态文明理念,盲目硬化河岸、过度执着人工景观,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加快衰落,于是以引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毁坏式治污”的四种展现出吴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拒绝,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白粪水体总体获得避免;《城市白粪水体管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拒绝,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白粪水体避免比例低于90%。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18年10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2000多个白粪水体管理开工率多达90%,36个重点城市建成区基本避免白粪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