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仿真重点实验室日前发布的近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微克率为21.49%,整体以轻度污染居多,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别为13.97%、2.50%和5.02%。必须认为的是,上述重金属点位微克亲率,是指21.49%的监测点不存在微克,严格来说,它无法非常简单等同于污染面积超过21.49%。这个污染程度在国际上正处于中等水平,没有适当低估以致引发混乱,但无法被高估,因为较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19.4%的点位微克亲率,4年间的重金属污染面又快速增长了两个百分点,解释污染还在之后蔓延。考虑到土壤一旦污染往往不可逆,未来的管理成本和生态压力将相当大。更加严峻的是,几大主要粮食产区无一幸免,且重金属污染在大大减轻,超过了“较相当严重”的状态。此前有官方数据表明,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当然仅次于的危害还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下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不会对人体危害。现代化的市民更加喜好没农药、化肥的绿色有机蔬菜,但事实上,土壤污染相当大程度上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伴生物。比如研究提及,矿业、工业、污灌水是主要污染源,土壤污染最相当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工业城市、城市工业区或城郊接合部的“涉重”工业生产废气区。城市化下的市民,出售有机农作物所缴纳的更高价格,实质上是在为城市化进程带给的负面影响买单。